《说话要算数》示范教案第1课时

学习

目标

1.懂得守信是中华民族的美德,是尊重他人的表现。

2.理解守信与失信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不同影响。

3.逐步养成说话算数的习惯,自觉做一个讲诚信的人。

4.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失信、诚信的故事、格言、警句,知道诚信的重要性。

5.能实事求是地作出承诺,作出承诺后能克服困难,尽量兑现承诺。

重点 对于“对自己说话算数”的理解和落实。
难点 充分理解说话算数的重要意义,“知行合一”,做一个讲诚信的人。
教学过程
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
导入新课 诚实守信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它早已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中。无论做什么事,我们都要讲诚信,不讲诚信的人将无立足之地。

诚实守信,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。言行一致,说话算数,这些都是诚信的表现。有了诚信,我们的生活就多了一份理解,多了一份友善,多了一份幸福,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。

板书课题:谁还相信他的话

阅读资料  激趣导入
讲授新课 学习活动:了解失信行为及其后果

课件出示相关资料

解读:图中出现的三个场景表现了“爱保证”同学在多次失信于人的情况下再次向朋友、老师和家人保证的情形。根据他以往的表现,可以推测到事情的后果,“爱保证”同学的经历向我们说明说话算数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。

活动过程:

1.看一看。

仔细观察书中插图,了解“爱保证”同学向老师、朋友和家人做了哪些保证。

2.想一想。

根据他以往的表现,结合生活中的经历、展开想象: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?

例:接下来朋友们再也不会相信他说的话了,没人喜欢和他做朋友。

3.说一说。

       假如你是他的朋友或老师,你会做些什么呢?

例:假如我是他的朋友,我会对他说:“‘爱保证’同学,你不止一次说话不算数,昨天你还信誓旦旦地向我们保证你一定会带球拍,可是你依然把这件事情忘了,说明你心里根本就没想着大家。我们再也不会跟你一起打球了。”

4.演一演。

结合刚才的讨论交流结果,同桌两人从三幅中选出一幅分角色表演。

活动园:失信于人,害人害己

课件出示相关资料及解读

活动过程:

讲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,也是我们的做人之本。无数事实证明“失信于人,害人终害己”。

1.收集资料。

以组为单位,收集有关失信的故事或成语。小组内做好分工,可以从成语典故、文学作品、民间故事等方面入手收集相关资料。

2.小组分享。

例:我收集了有关失信的成语:言而无信、背信弃义、食言而肥。我还知道这些成语都是贬义词,都是形容那些不讲信用的行为的。

3.交流启示。

同学们,从这些由于失信而导致害人害己的故事中,你得到了什么启示?

 

 

 

对教师所提问题展开回答。

 

阅读资料了解相关知识。

温故知新勤思考,聚集焦点解新疑。

 

活动探索求真知,名师点拨解疑难。

拓展延伸 失信于人 拓展领域求新知
探究分析 课件出示 讨论交流 相互交流共分享,集体讨论达共识。
课堂练习 幻灯呈现
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?
板书 图,略